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演变而来,所谓阻塞性肺气肿,第一是阻塞(支气管炎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持久性扩张),第二是气肿(肺泡膨胀→肺大疱),二者综合,肺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注→生理无效腔增大→通气血流比值失衡。
氧耗量↑:体育活动,情绪过激
低氧外周,高碳中枢。
身体缺氧时,血液重新分部,高氧血液供给核心器官。
中枢一般不缺氧,所以对高碳(H+)敏感可以早期提醒躯体‘’你已经缺氧了‘’,中枢都低氧了再促进呼吸就晚了。
外周一般不缺碳(CO2),所以对高碳不能敏感,不然整天呼哧呼哧喘。
一、呼衰
60-80轻度低氧血症
40-60中度
<40重度低氧血症
正常动脉血氧分压为80-100mmHg,大于80mmHg认为属于正常,而80-60mmHg属于低氧血症。一旦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就属于Ⅰ型呼吸衰竭,所以正常血氧分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贺银成视频里讲到涉及临界值时的标准是:I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II型PaO2<60mmHg,PaCO2>50mmHg
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₂)<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E对D错)。
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A错)、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B错)为呼吸衰竭的常见症状,并不是诊断慢性呼吸衰竭的依据。
当PaO₂<60mmHg时,才会出现SaO₂值下降(正常95%-99%),不如PaO₂敏感,故不以SaO₂<90%作为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C错)。
酸碱中毒判断
- 看pH:正常值7.35~7.45,高了碱,低了酸,正常范围内可能真的正常也可能是代偿期。
- 看CO₂:正常值35~45,低了呼碱,高了呼酸。
- 看BE:正常值-3~+3,低于-3代酸,高于+3代碱,临界值认为是正常。
PH (7.35~7.45) 升高碱中毒,降低酸中毒
paco2 (35~45) 升高呼吸性酸中毒,降低呼吸性碱中毒
Hco3 (22~27) 升高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BE (-3~+3) 升高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在呼吸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机体内转运离子的钠泵功能障碍,使细胞内K⁺转移至血液,而Na⁺和H⁺进入细胞内,首先造成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慢性呼吸衰竭时,肾脏可通过减少HCO₃⁻的排出来维持PH恒定,又因血中主要阴离子HCO₃⁻和Cl⁻之和相对恒定(电中性原理),当HCO₃⁻持续增加时血中Cl⁻相应降低,产生低氯血症(E对)。
根据题干患者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设置了较大潮气量,二氧化碳分压迅速降至正常,原已增加的碱储备会使pH升高,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C对)。
代谢性:
高氯高钾酸中毒,
低氯低钾碱中毒。
呼吸性:
低氯高钾酸中毒
- 能量供应不足,钠钾泵降,细胞外钾升,细胞内钠,氢升
- 肾想保碳酸氢根,那么同为负离子,氯离子降(电中性原理)
高氯低钾碱中毒
这样改一下就看起来清楚点了
呼衰分型:
- Ⅰ型呼衰:O₂<60,但CO₂ ≤ 50
- Ⅱ型呼衰:O₂<60,且CO₂>50
虽然CO₂正常值35~45,但呼衰判定中以50为界
病生
我自己的做这种题的判断顺序,不知道有没有错,欢迎指正
1.先看是不是COPD和肺栓塞,COPD的I型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2.再看是不是ARDS,ARDS是肺内分流
3.余都是I换II通(普通COPD是II通)
换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量↓
只要氧低于正常范围,二氧化碳正常就是换气障碍。
氧低于正常范围伴二氧化碳高于正常范围就是通气障碍。
不一定非得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
研究生病理生理课时老师说PaCO2是反应肺通气最好的指标,PaCO2高 反映低通气,低反映高通气。答案解析很好!
患者中老年女性,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血气分析:PaO₂ 9.3kPa(70mmHg)(正常值PaO₂80~100mmHg,提示轻度低氧血症),PaCO₂4.8kPa(36mmHg)(正常值PaCO₂35~45mmHg)。结合患者血气分析,考虑诊断为轻度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多存在换气功能障碍(B对),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往往有换气功能障碍。
COPD患者肺泡间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无效腔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导致功能性分流增加,从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并非单纯通气/血流比例降低(E错)。
换气功能障碍的弥散功能损害,多因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不是肺泡膜增厚所致弥散功能降低(D错)。
通气功能障碍(A错)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程度是平行的,多为Ⅱ型呼吸衰竭;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并存(C错)表现为同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但低氧血症更为严重。
Ⅰ型呼吸衰竭,机制是肺换气功能障碍,主要是弥散功能障碍,Ⅱ型呼衰的机制是肺通气不足
pao2<60,paco2>50提示二型呼衰,pao2<60,不伴paco2>50是一型呼衰
通俗说就是一型肺泡氧气血流交换有问题,二型氧气二氧化碳都被堵住低氧高碳
1.先看是不是COPD和肺栓塞,COPD的I型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2.再看是不是ARDS,ARDS是肺内分流
3.余都是I换II通(普通COPD是II通)
换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肺泡通气量↓
#总结 换气、通气
一型换气功能障碍中有三种机制,
- 弥散功能障碍(主要),间质性肺疾病
- 通气血流比例障碍,哮喘,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单纯低氧血症(诊断书上说明氧分压80~60mmHg为轻度低氧血症),肺水肿,肺气肿,慢支炎,慢阻肺Ⅰ型呼衰时,阻塞性肺炎即阻塞性肺气肿。通气/血流比例正常:0.8(4.2/5=0.84)增高:肺栓塞。降低:肺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
- 通气因素:肺不张、肺水肿、肺泡萎陷
- 血流因素:肺栓塞、阻塞性肺炎
- 动静脉分流:ARDS(顽固性低氧血症),肺动静脉瘘,其实也是一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性分流=真性分流;功能性分流=假性分流,两者区别在于吸入纯氧15min后是否有好转,不好转则为真性。ards肺不张,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吸氧无效,肯定是真性分流,得用peep治疗。病生景晴讲的,印象深刻,肺内动静脉分流可以理解为有血无气,由于肺泡萎陷,肺动脉的静脉血不进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直接进入肺静脉回心,而简单的高浓度氧疗不能使萎陷的的肺泡再开放,所以效果不佳,PEEP有效的关键就是复张萎陷的肺泡并维持其持续开放,改善氧合。
二型通气功能障碍有阻塞性(呼气)和限制性(吸气)
- 阻塞性为气道狭窄堵塞如copd(Ⅱ型呼衰时,也是二衰最常见原因)(肺心病),气道异物肿瘤痉挛
- 限制性为肺不易扩张回缩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纤维化,膈肌瘫痪等
COPD 低氧血症主要原因:肺泡通气不足
ARDS 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肺内分流
肺栓塞 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间质疾病 低氧血症主要原因:是弥散功能障碍
肺炎 低氧血症主要原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炎:经右心室的血流大多数去往肺部感染灶聚集(血管扩张)控制炎症,而好🫁可以正常通气但是血流较少,但是坏🫁不能正常通气血流多,所以主要原因还是通气血流失衡
哮喘急性轻度发作没有呼衰,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正常。中度发作是一型呼衰,只有氧分压下降。只有急性重度和危重度发作才是二型呼衰。
特殊:
一型呼衰主要机制就是弥散功能障碍,因为哮喘的弥散功能正常,所以其发生一型呼衰(哮喘早期)的机制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逆性气流受限,病变部位肺泡通气不足)。若其发生二型呼衰就是肺通气不足。(肺部气道狭窄,痉挛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
COPD引起的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往往有换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肺泡间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无效腔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导致功能性分流增加,从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并非单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多为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单侧膈肌瘫痪者肺活量可减低37%,通气量减低20%,故膈肌瘫痪常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A对)是阻塞性肺气肿加重的缺氧机制,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肺泡膨胀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量增大,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通气量不足(B错),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PaO₂下降和PaCO₂上升,从而发生缺氧和CO₂潴留,常为II型呼吸衰竭主要的机制;
氧弥散功能失调(C错),指O₂、CO₂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常为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分流率增加(D错),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₂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常见于肺动-静脉瘘;
呼吸功能增加(E错),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增加氧耗量,氧耗量增加导致肺泡氧分压下降时,正常人可通过增加通气量来防止缺氧的发生。
中青年男性患者,劳累后(肺部感染性疾病诱因)发热、咳嗽、咳脓性痰3天,呼吸困难1天(肺炎症状),查体T38.9℃,R30次/分(严重感染症状),口唇发绀(缺氧),右下肺叩诊呈浊音(提示肺实变),呼吸音略低(肺炎体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性大,此时患者缺氧产生低氧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衡(E对),因为肺组织发生病变时,由于病变轻重程度与分布不均匀,使得各部分肺的通气与血流的比例不平衡,造成严重的肺泡通气与血流的比例失调,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A错)见于呼吸肌麻痹、肺和胸廓的扩张性变化,以及气胸等引起的肺扩张受限性疾病。每一次呼吸的肺通气量,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部分称为肺泡通气量,另一部分为生理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下降(B错)见于肺通气量下降,如各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或)生理无效腔量增大,且与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有关,深而慢的呼吸有利于增加肺泡通气量,该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会出现肺泡通气量下降,但非造成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
生理无效腔(C错)生理情况下为解剖无效腔;病理情况下,为肺部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的总和。解剖无效腔与个人体重相关,为定值;肺泡无效腔增加见于肺栓塞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肺血流量下降,反应肺换气功能。
弥散功能障碍(D错)多见于肺纤维化、肺水肿、ARDS等以呼吸膜增厚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
诊断
看见嗜睡或者昏迷首先动脉血气(肝/肺性脑病),如果没有就选X线片
球结膜水肿是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病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清醒能够合作(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 血流动力学稳定;
- 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病人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
- 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
- 能够耐受鼻/面罩
患者为老年女性,间断咳嗽、咳痰10年(为慢阻肺的典型表现),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公式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将题干所给数据代入公式,27%=21+4×氧流量(L/min),计算得氧流量=1.5L/min,则其氧流量应调整为1.5L/min(B对ACDE错)。
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为防止呼衰加重,应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能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复呼吸肌功能,且无创机械通气简便易行,并发症发生率低(B对)。
有创机械通气(A错)是当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昏迷逐渐加深,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暂停时行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而本例是呼吸功能不全早期,故无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
高浓度吸氧(C错)适用于Ⅰ型呼衰,而不用于Ⅱ型呼衰,如COPD,否则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病情加重。
持续高频呼吸机通气(D错)会导致过度通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不利于改善呼吸功能不全。
持续低流量吸氧(E错)用于COPD的常规氧疗以及长期家庭氧疗,而本例是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功能不全,因此应以机械通气来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缓解期是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性加重期早期无创通气
青壮年男性,受凉后(诱因)发热咳嗽咳痰1周气促2天,意识模糊1小时。查体:T39.8℃(高热),血压80/50mmHg(低血压,休克),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较多湿啰音,心率109次/分,未闻及杂音,四肢冷,血常规WBC21×10⁹/L(正常值4~10×10⁹/L,提示感染),N0.90,目前患者出现高热、血压低,考虑肺炎链球菌肺炎导致的休克,故诊断为重症肺炎。该患者经过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血压100/60mmHg,动脉血气分析(面罩吸氧5L/分钟)提示PaO₂50mmHg(正常值80~100mmHg),PaCO₂28mmHg,HCO₃⁻16mmol/L。重症肺炎患者,目前经过高浓度吸氧后,氧分压仍然很低,所以需要机械通气来改善氧分压(C对)。呼吸兴奋剂(A错)属于中枢兴奋药,主要通过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B错)有较强的副作用,如常见的消化道出血、低血钾、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因此在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一定要注意运用辅助药物。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D错)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药物。碳酸氢钠注射液(E错)适应症为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特意给了氧浓度,氧合指数算下来只有122<300→ARDS
所以首先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首选治疗方法)
氧合指数=氧分压/21+4×氧浓度
综合了一下:
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
急性加重期没有呼吸功能不全:持续低流量吸氧
急性加重,呼吸功能不全早期:无创通气防止呼吸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
呼吸功能不全: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不全即不能自主呼吸只能机械通气,机械通气以无创为先,无创不行再有创)
看到意识模糊就选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的绝对禁忌症之一:昏迷,昏迷病人误吸风险高,无法自主排痰,无创正压直接把上呼吸道的异物都打肺子里了,上什么无创正压。
机械通气的指征是:
- 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恶化;
- 意识障碍
- 呼吸形式严重异常;
- 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
- PaO₂<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50mmHg;
- PaCO₂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机械通气指征:①呼吸肌疲劳②PCO2≥45mmHg③神志恍惚意识模糊
#纠错 机械通气支哮是45,呼衰是70
1.哮喘通气指征:呼吸肌疲劳,PaCO2≥45mmHg、意识改变
2.COPD出现肺性脑病,意识障碍:选机械通气
3.COPD患者稳定期:低流量低浓度吸氧
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
1.呼吸肌疲劳,
2.PaCO₂≥45mmHg
3.意识改变
机械通气包括无创和有创
其中出现前两个时候,首选无创通气,出现意识模糊后首选有创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功能不全早期
有创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昏迷逐渐加深
高浓度吸氧👉Ⅰ型呼衰
持续高频呼吸机通气👉会导致过度通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不用
持续低流量吸氧👉用于COPD的常规氧疗以及长期家庭氧疗
老年男性患者,咳嗽咳痰12年(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出现PaO₂55mmHg,PaCO₂50mmHg(呼吸衰竭),而后给予患者吸氧,患者出现PaO₂55mmHg,PaCO₂45mmHg(吸氧后症状无改善)即不能维持满意通气及氧合,应选取有创机械通气(A对)。
无创机械通气包括鼻导管高流量、面罩高流量、文丘里面罩,鼻导管或鼻塞主要优点为简单、方便,不影响病人咳痰、进食;缺点为氧浓度不恒定,易受病人呼吸的影响。高流量时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面罩:主要包括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呼吸面罩和文丘里面罩。主要优点为吸氧浓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且对鼻黏膜刺激小;缺点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咳痰、进食(BCDE错)。
呼吸衰竭患者吸氧后无法缓解,应有创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指征:氧分压<40,二氧化碳分压>70,R>35次/分,肺性脑病也是机械通气指标
三不宜:
- 不宜高浓度吸氧,
- 不易使用呼吸兴奋剂,这种二型呼衰是通气障碍气道阻塞了。首先先解除气道阻塞,不然用了兴奋剂只会加重呼吸机疲劳。呼吸兴奋剂适用于中枢受抑制的,不适用于肺部疾病和呼吸肌障碍导致的。
- 不易过早补碱:酸的时候利于氧气释放,氧解离曲线
ARDS→PEEP ,鼻导管持续高浓度给氧
COPD→持续低流量给氧
肺炎→无控制给氧
气性坏疽、CO中毒→高浓度给氧
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为O₂分压下降、CO₂分压增加。若使用镇静剂,可加重CO₂潴留,从而加重Ⅱ型呼吸衰竭(D对)。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兴奋剂在病人的气道通畅、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等情况下可以使用,可增加肺通气,加快CO₂排除(A错)。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为利尿,对肺通气无影响(B错)。强心剂主要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脏搏出量增加,对肺通气无影响(C错)。血管平滑肌扩张药(E错)对肺通气无显著影响。(九版药理学P224)包括主要扩张小动脉的药物,如肼屈嗪,使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还包括对小动脉和静脉均有扩张作用的药物,如硝普钠,使回心血量减少。
袢利尿剂:高效利尿药,代表药物呋塞米
袢利尿剂:诱发碱中毒
呼吸兴奋剂:纠正呼酸
镇静剂:诱发肺性脑病(加重II型呼衰)
呼吸兴奋剂:适用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衰(Ⅱ型)。不用于换气障碍引起的呼衰(Ⅰ型)
使用原则:①气道通畅②脑水肿 脑缺氧慎用③呼吸肌功能正常(呼吸肌疲劳:支哮机械通气)④不可突然停药
肺性脑病禁用吗啡、地西泮等镇静剂
镇静药嘛,吗啡地西泮这些,止痛镇静,会让人安静下来,呼吸肯定是要减慢的→呼吸抑制,呼吸抑制了CO2出不去(跟阻塞性肺疾病同样的效果),②型呼衰就加重了。
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3年(慢阻肺症状),加重3天(急性加重)。平素每天吸入一次噻托溴铵症状控制满意。近3天来,吸入噻托溴铵后,症状缓解不满意。发现高血压4年。查体:T38.2℃(高热),P130次/分(心率加快),R30次/分(呼吸频率快),BP150/92mmHg(高血压),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P₂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稳定期治疗包括戒烟、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使用祛痰药及其他药物、长期家庭氧疗及康复治疗(ABCE错)。其中长期家庭氧疗对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和精神状态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D对)。
改善症状:首选支气管扩张剂
改善预后:首选家庭氧疗
病情平稳说明是稳定期,改善生活质量则选择长期家庭氧疗
并发症
肺泡通气不足:
急性:呼酸+代酸
急性缺氧乳酸堆积,且钠钾泵受影响导致氢,钾离子到细胞外
慢性:呼酸+代碱
哮喘早期:呼碱+代酸,晚期:呼酸+代酸
是的,正确解析应该是吸入纯氧后,O2升高导致其丧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呼吸下降,导致paco2进一步升高,当paco2大于80mmhg时,表现为直接抑制中枢化学感受器
老年男性,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年(COPD既往史),因咳嗽咳痰、气短加重1周(急性发作),嗜睡两天住院治疗。查体:P87次/分,R25次/分(呼吸频率加快),Bp145/95mmHg(高血压),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散在干湿性啰音。动脉血气分析:pH7.3,PaCO₂68mmHg,PaO₂58mmHg(Ⅱ型呼吸衰竭:PaO₂2<60mmHg,同时伴有PaCO₂>50mmHg),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考虑为COPD伴Ⅱ型呼衰,应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改善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减轻呼吸肌疲劳(B对)。无创通气病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清醒能够合作;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病人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④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⑤能够耐受鼻/面罩(A错)。鼻导管,储氧面罩,普通面罩吸氧对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效果差,不考虑使用(CDE错)。
意识障碍选有创,意识清楚选无创
原来嗜睡也是意识障碍
ards
顽固性低氧
只要溺水就是呼吸窘迫综合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较急,可为24~48小时发病,也可长至5~7天。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发绀、以及不能用常规氧疗方式缓解的呼吸窘迫(极度缺氧的表现),可伴有胸闷、咳嗽、血痰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体格检查: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听诊双肺早期可无啰音,偶闻及哮鸣音,后期可闻及细湿啰音,卧位时背部明显。叩诊可及浊音;合并肺不张叩诊可及实音,合并气胸则出现皮下气肿、叩诊鼓音等。
一旦确诊Ards立即通气
有意识无创通气
无意识机械通气
Ards是小潮气量,高浓度,正压
ARDS明确,高浓度吸氧或peep
为了保持呼气末正压(PEEP),面罩没这个效果
两个名词解释:
1.无创通气:指【呼吸机】通过口或鼻【面罩】与患者相连进行的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2.面罩吸氧:是氧气管+面罩的组合。即没有呼吸机的参与。
老年男性患者,咳嗽咳痰12年(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出现PaO₂55mmHg,PaCO₂50mmHg(Ⅰ型呼吸衰竭),而后给予患者吸氧,患者出现PaO₂55mmHg,PaCO₂45mmHg(CO₂潴留)原因为通气功能不足(A对)。
Ⅰ型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肺动静脉分流等),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BCDE错)。
从原理来讲,二氧化碳的弥散能力是氧气的20倍,20倍的才降了5个单位,那肯定是氧气二氧化碳都不通了,所以说是通气障碍
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气促症状,体温38℃(非感染性疾病一般小于38℃),血压下降,口唇发绀并且双肺出现湿啰音,WBC21×10⁹/L(正常值4~10×10⁹/L),N0.90(正常值0.50~0.70),提示存在感染,以上症状及特征都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依据,其中呼吸困难和口唇发绀表明肺炎已达重度,因此本例首选诊断应为重症肺炎。其血气分析提示:PaO₂50mmHg,PaCO₂28mmHg,HCO₃⁻16mmol/L,Ⅰ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PaO₂<60mmHg,PaCO₂降低或正常。HCO₃⁻正常值为22~27mmol/L,表明患者出现Ⅰ型呼吸衰竭并合并酸中毒,此时为了治疗呼吸衰竭及纠正酸中毒,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E对)。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A错)常用于重症哮喘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应用于重症肺炎中会加重症状,故不作为首选。静脉点滴呼吸兴奋剂(B错)常用于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P144),但是本患者是由于肺炎导致的换气功能障碍,应用呼吸兴奋剂会导致呼吸肌疲劳,所以不作为首选。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C错)常用于重症感染性的控制,提高机体免疫力,本患者虽然属于重症感染,但是其呼吸衰竭症状及酸中毒较重,对患者生命威胁更大,故应先治疗患者呼吸系统的症状,因此,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不作为首选治疗。酸中毒静脉点滴碳酸氢钠的标准为血浆HCO₃⁻低于10mmol/L,本例患者HCO₃⁻16mmol/L,因此无需静脉点滴碳酸氢钠(D错)。
诊断为ARDS
依据:FiO2=21+4×氧流量(5L/min)=41% 氧合指数:PaO2/FiO2=121 诊断为中度ARDS,(,小于300是诊断,200-300是轻度;100-200是中度;小于100是重度)
采取呼气末正压给氧
氧合指数=氧分压/21+4×氧浓度
血气分析六步法:
呼吸商0.8,糖多升,脂肪降向0.7,蛋白0.8
乳酸2.2
Step 1:判定是否存在检查误差
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 公式
([ H+ ] = 24 × PaCO2 / HCO3-)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如果对比下表发现 pH 和 [H+] 数值不一致,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必须重新测定。
(表 2 )
Step2: pH 定酸碱
pH > 7.45 碱中毒,碱血症
pH < 7.35 酸中毒
pH 正常,须考虑混合性酸碱失衡或代偿性酸碱失衡的可能,看 PaCO2 、HCO3- 、AG
Step3:分清原发、代偿
pH和CO2变化方向一致是代谢性
或者通过AB SB判断
原发变化必然大于代偿变化,决定了 pH 的变化方向。
pH 值改变的方向与 PaCO2 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 3 )
Step 4:算代偿定单、混
酸碱失调的预计代偿极限是:
(表 4 )
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 pH 恢复正常(7.35 - 7.45),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Step5:计算 AG 和△AG
AG 的正常范围是 8-16 mmol/l 。
如果 AG 升高,首先判断一下是否存在高 AG 代谢性酸中毒,然后评价 AG 升高与 [HCO3-] 的关系。
∆AG = AG-12,
潜在 [ HCO3- ]
= ∆AG +实测 HCO3-
= NA+-Cl--12
如果为非高 AG 代谢性酸中毒, 潜在 [ HCO3- ] 的值应当介于 22 和 26 之间。
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 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
[HCO3-] < 22,则并存阴离子间隙正常的 (高氯)代谢性酸中毒。
[HCO3-] > 26,则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注意: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 10 g/L,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mol/L 。)